刚刚倪司长在开场的时候已经讲了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大家知道中国现在的建设规模非常大,去年是113亿平方米在建,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的建设要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不能光以速度发展经济,要以质量来提高我们的经济。
二是全社会的期盼,也是老百姓的要求。随着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人民对住宅、城市建设等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有很大的成就,像奥运工程、世博工程,还有地铁,地铁现在在建的是1900公里,全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模,老百姓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的质量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行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建筑业确实比较粗放的,包括大量农民工的进来,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以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今天的建筑。所以我们出于这种考虑,开展这次两年治理行动,重点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健全质量监督机制的问题,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诚信体系建设,还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这六个方面是个有机的整体,总体是为了提升工程质量。
刚才倪司长说了曝光,既要曝光在工程建设当中存在问题的一面,当然也要报道有成就的方面,希望大家也宣传一下。我们在部网站上设立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专栏,网站主页上就有这样一个栏目,里面除了一些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地方动态,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曝光台,近日要上网的就有刚才提到的9个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我希望大家上我们的网站,看这个曝光台,把这些违法违规的行为真正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倪虹: 我做一个补充。部里开展这项工作做了半年的时间工作准备和政策准备,做了大量的调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经过半年的努力,从9月份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开展这项专项治理行动。
吴慧娟: 并不是两年行动完了就结束了,我们两年行动的目标就是工程质量要有个明显的提升,市场的环境也有个明显的改善。两年以后,可能还有新的行动,因为工程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做好这个工作。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也提到终身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提到2015年底之前要建成省级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的工作平台,想问一下这个平台建成以后,对诚信体系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另外想问一下现在进展怎样?
吴慧娟: 诚信体系建设实际上我们主要是三个数据库的建设:一个是人员库,一个是企业库,还有一个是工程项目库。因为工程建设是由企业在进行,还有项目经理等主要人员,尤其是刚刚说的五方主体的项目负责人都记录在里面,还有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也在里面。我们这是一个全国联网的诚信体系,我们要做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诚信方面如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包括发生事故,这些信息都会在库里反映出来。目前,我们人员库和企业库已经基本建成了。工程项目库,全国房屋建筑在建113亿平方米,项目总数50多万,这样的项目库需要全国各个省市归结到一起到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网站上来,有一个时间上的要求。我们发给大家的文件也看到了,今年有8个省市基本完成建设,明年再有10个,实际上不止10个,到2015年底的时候,全部都要建成。因为从人员库、企业库和项目库里面就能反映出来这个项目是什么状态,人员是否在岗,是不是这家企业在干,有没有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诚信的内容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中,我们住建部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要在10月1日前选择1-2个城市开展治理。对于这一、两个城市的选择,住建部是否会出台一个硬性标准,如何考量,如何防止造假,并最终确保这两年行动的最终效果?谢谢。
吴慧娟: 其实这个两年行动我们是全面展开的。我们就是想要典型引路,大家在进展当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各省市抓上一两个城市作为试点,扎扎实实开展,以点推面。就像我们打击违法分包方面,我们要求9-10月份是企业自查自纠,因为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可能在全国建筑市场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有人说是50%,恐怕不止这个数,所以9-10月份,要求企业自查自纠,你自查了、自纠了,就不再给你处罚,当然有严重事故的,有质量事故、质量问题是另外的问题。从11月份开始就不是自查自纠就能解决了,等到政府查出来了,肯定就要处罚了,还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
我们要求所有市、县,每4个月必须把所在地的工程项目全部排查一遍,要求省级部门每半年督查一次,部里也将每半年督查一次。实际上,我们不仅是集中地、大规模的开展督查,还建立了专家库,准备不定期的、不定时的,也不通知、不打招呼的到各地巡检、飞检,真正查到问题,所以我们这次真正下了狠心。每个省选一两个城市作为试点引路,好好抓一下,全省、全国再进行推广。
胡凯红: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三位司长,谢谢各位!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