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套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 | |||||||||||||||
1、适用范围:本内部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适用于晶宫装饰公司所有在建的木质门窗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材料的树种、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应采用干燥的、含水率不大于12%的木材。腐朽、虫柱、有裂纹的木材不能使用。 2.1.2胶合板:应使用干燥,无脱胶开裂、无缝状裂痕、腐朽、空鼓的板材;饰面用的胶合板表面应清洁美观、木纹清晰、色泽一致、无疤痕;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不大于1.5mgL。 2.2主要机具:电圆锯、冲击钻、手电钻、电刨、气钉枪、大刨、二刨、手工钻等。 2.3作业条件 2.3.1主体结构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并已通过验收合格的。 2.3.2操作工人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做好质量、安全、环保枝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查门窗洞口及预埋件→制作及安装木龙骨→装钉底板→装钉面板 3.2检查门窗洞口及预埋件: 检查门窗洞口尺寸、方正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预埋木砖或连接铁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如发现问题,必须修理或校正。 3.3制作和安装木龙骨 3.3.1根据门窗洞口实际尺寸,先用木方或胶合板制成龙骨架。一般骨架分三片,洞口上部一片,两侧各一片。每片为两根立杆,当宽度大于500mm时,中间应增加立杆。 3.3.2横撑间距一般为300~400mm,横撑位置必须与预埋件位置对应。 3.3.3龙骨架安装时,一般先上端后两侧,木龙骨架直接用圆钉与预埋木砖固定,调平找垂直时可用木楔垫实打牢。 3.3.4龙骨架朝外的一面应刨光,其他三面应根据设计要求,刷防腐剂或防火涂料。为了防潮,应在墙面平铺油毡一层或涂刷防潮漆。龙骨架必须平整牢固,为安装面板打好基础,并做好防白蚁工作。 3.4底板装钉 3.4.1底板一般使用18mm厚胶合板或按设计要求使用其它板材;当采用厚木板材,板背面应做卸力槽,以免板面弯曲,卸力槽一般间距为100mm,槽宽10mm,深度5~8mm。 3.4.2固定底板前,应在木龙骨朝外的一面涂上白乳胶。固定一般使用圆钉,间距一般为100mm,钉帽应砸扁,并将钉帽冲入面层内1~2mm;底板固定也可用气钉枪进行,射钉时应顺着木龙骨方向进行射钉。 3.5装钉面板 3.5.1同一洞口、同一房间应挑选面板木纹和颜色相近的。 3.5.2裁板时要略大于底板的实际尺寸,大面净光,小面刮直,木纹根部向下;长度方向需要对接时,木纹应通顺,其接头位置应避开视线平视范围。 3.5.3固定面板前,先在面板背面涂上白乳胶。固定面板一般使用气钉枪;也可用钉子固定,装钉时把钉帽砸扁,并将钉帽顺着木纹方向冲入面层内1~2mm。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门窗套制作与安装所使用材料的材质、规格、花纹和颜色,木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含水率及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复验报告。 4.1.2门窗套的造型、尺寸和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手扳检查。 4.2一般项目 4.2.1门窗套表面应平整、洁净,线条顺直、接缝严密,色泽一致,不得有裂缝、翘曲及损坏。 检验方法:观察。 4.2.2门窗套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门窗套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 |||||||||||||||
5、成品保护 5.1完工后,在易被碰撞的部位,应及时加以掩盖(如镶钉木板或用纸皮掩盖),防止饰面板受碰撞或污染。 5.2饰面板钉装完工后,四周还需施涂涂料等作业时,应贴纸或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污染饰面。 6、应注意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6.1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1施工前,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更换。 6.1.2预埋的木砖或连接铁件必须做防腐处理,位置准确。 6.1.3装钉面板前,要检查龙骨是否牢固,平整、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还要对面板进行试拼、挑选,确保面板木纹、颜色一致。 6.1.4面板装钉完工后,应立即刷一道底油,防止干裂及受潮变形。 6.2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6.2.1操作地点的碎木、刨花等杂物,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干净,集中堆放。 6.2.2施工现场清扫时,如灰尘过多,应先洒水再清扫。 6.2.3搬运垃圾时,应用麻布袋或大米袋装垃圾,严禁散装搬运。 6.2.4严禁在非作业时间内施工,如晚上需加班,作业时间不能超出当地政府的规定,同时应避免使用电锯、电刨、电冲击钻等高噪音电动机具。 6.2.5材料加工应固定在一个地点进行,并通风条件良好,应避免设在靠民居处和临窗、临街处。 6.2.6有毒有害物品(防潮涂料、防火涂料)与其它废料垃圾应分开处理。 6.3应注意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6.3.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机具全面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6.3.2电锯、电刨应有防护罩及漏电保护装置,并设专人负责保护及使用;所有电动工具应先试运转正常后方能使用。 6.3.3工具利器不用时要放回工具箱或工具袋内,不得随意乱放,防止伤人。 6.3.4砍斧、打眼不得对面操作,如并排操作时,应错开1.2m以上,以防锤、斧失手伤人;使用射钉枪、气钉枪时,不得把枪口向着人。 6.3.5作业人员使用电锯、电刨、电冲击钻施工时,应戴上口罩和耳塞。 7、质量记录 7.1主材(如胶合板、面板、防腐和防火材料)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合格证。 7.2防潮材料的性能试验报告。 7.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检验批验收记录。 7.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