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首次联手开展地下管线普查 | ||||||||||||||||
摘要:据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12月14日记者获悉,针对我国地下管线现状不明、“家底”不清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12月14日记者获悉,针对我国地下管线现状不明、“家底”不清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2015年年底前完成普查并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此次普查范围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 普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普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其中,基础信息普查要求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权属单位、建设时间等信息;事故隐患排查要求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 五部门将于2015年7月底前对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 ■相关新闻 求解城市地下管线普查 部门怎样“齐步走”数据如何不“沉睡”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命线”,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如今,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人们不禁要问,如何保证普查不“走过场”、涉及的多个职能部门是否能够“齐步走”、如何保证用好普查数据,不让它们“沉睡”在表格中? 多部门怎样“齐步走”?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 如何保证在普查过程中不同职能和权属部门能够“齐步走”? 首先,应将普查工作的任务、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开展。其次,普查内容覆盖面广,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为保证各地按时、合力、高效完成普查,五部门将于2015年7月底前对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2016年3月前,各地要将所辖范围内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上报。 对于此次普查,多个部门负责人均表示,要互相配合、积极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说,通过此次普查,掌握城市地下管线“家底”,形成地下管线从“普查”“会诊”“治理”“养护”到“动态监管”五个方面的闭合管理体系,促进全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水平提升。 普查数据如何不“沉睡”? 汇总数据、摸清城市地下管线“家底”,并不意味着普查画上休止符,更重要的是用活这些数据。 如何保证此次普查后的数据不“沉睡”?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普查后要按统一的标准,整合各行业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并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智慧城市融合。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静霞表示:“开展普查和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有利于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材料不全、不准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数据要注重及时更新。五部门要求,严格地下管线的规划核实制度,今后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的竣工测量成果,应及时报送城建部门,实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 系统数据要实现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贺明表示:“今后,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管理必须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 如何保证普查不“走过场”? 据了解,在此次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启动以前,一些城市也曾开展过普查。但是,地下管线到底是什么情况?刘贺明说:“目前看,没有哪个城市能完全说清楚。” 如何保证此次普查不“走过场”,实实在在摸清城市地下管线“家底”?明确责任是最好的“药方”。据刘贺明介绍,这次普查明确实行属地负责制。即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指导、督查、协调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制定相关规范,组织好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工作。 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多头管理的现状,普查明确了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的责任。其中,牵头部门负责普查的综合协调和基础信息普查;行业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所属地下管线普查和隐患排查。同时,从行业角度明确督导协调责任,要求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通信、广播电视、安全监管、能源主管部门加大对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检查、指导和协调力度,督促各城市按时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飞表示,地下管线普查必须依法明晰责任,合理界定权力,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科学考核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