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提出了用于节水灌溉方式优化选择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的节水灌溉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阐述了综合评价节水灌溉方式的总排序、单排序及其各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关键字:节水灌溉;优化选择;层次分析;综合评价1节水灌溉方式的综合评价 根据水利部1994年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对节水灌溉项目灌水方式的选择,可在“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考虑“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即对节水灌溉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经济合理可行、技术效果指标优良、社会效果好的节水灌溉项目。 1.1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 1.2项目技术评价指标节水灌溉项目的技术指标包括,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 1.3项目社会评价指标节水灌溉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包括,节水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农民欢迎程度、施工难易程度等。2节水灌溉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 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指标进行选择,往往具有片面性。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可以将不同层次、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无量纲的评判值,由此对各种节水灌溉方式进行排序,从而选择最优的节水灌溉方式。 根据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的要求,建立其综合评判的层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采用两级评判模型,计算其方案的总排序和单排序综合效果评价值。图1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判层次结构2.1目标层(总排序)Z=M×S(1)式中:Z为项目(方案)的综合经济效果评判值;M为权重矩阵,M=(M1,M2,M3);S为单因素矩阵,S=(E,T,H)T.2.2准则层(单排序) (1)国民经济评价综合评价值E=Mg×Ee(2)式中:E为国民经济效果综合评价值;Mg为国民经济指标权重矩阵,Mg=(Mg1,Mg2,Mg3,Mg4);Ee为国民经济指标矩阵,Ee=(E1,E2,E3,E4)T. (2)技术评价综合评价值T=Mt×Tt(3)式中:T为技术评价综合评价值;Mt为技术评价指标权重矩阵,Mt=(Mt1,Mt2,Mt3);Tt为技术评价指标矩阵,Tt=(T1,T2,T3)T. (3)社会评价综合评价值H=Ms×Hs(4)式中:H为社会评价综合评价值;Ms为社会评价指标权重矩阵,Ms=(Ms1,Ms2,Ms3,Ms4,Ms5);Hs为社会评价指标矩阵,Hs=(H1,H2,H3,H4,H5)T.3指标权重的确定 3.1构造指标比较判断矩阵选择6~10名从事节水灌溉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各专家分别对同级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各层次判断矩阵B={bij}n×n(不包括方案层).bij表示对于B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程度,一般bij取1,2,3……9及它们的倒数。其中bij=1,表示bi与bj同样重要,且bij=1;bij=3,表示bi比bj重要一点,且bji=13;bij=5,表示bi比bj重要,且bji=15;bij=7,表示bi比bj重要的多,且bji=17;bij=9,表示bi比bj极端重要,且bji=19. 3.2计算指标权重值按以下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Pi(i=1,2,……,n)(5) ②计算Pi的n次方根Dni(6) ③权重计算。对向量Dni归一化,即可得到其权重值(7) ④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偏差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8)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9)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查有关表得出。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应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4社会评价指标的获得 节水灌溉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技术评价指标都为量化指标,均可通过计算获得。社会评价指标为定性指标,对其各项指标的量化值可通过模糊评判法获得。具体方法为。请节水灌溉的专家(一般为6个以上),对所给定的指标按规定的评语进行评判,由此计算指标的隶属度。指标评语集V={V1(很好),V2(较好),V3(一般),V4(较差),V5(很差)}标准隶属度集U=(1.0,0.8,0.5,0.2,0)指标隶属度计算依据N个专家对各个指标不同节水灌溉方式所下的评语,按其标准隶属度进行平均,取平均隶属度作为该指标的隶属度。5有关指标的处理 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指标有些为正向指标,如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等,其指标值越大越好;有些为负向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其指标越小越好。另外有些指标具有量纲。因此,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各节水灌溉方式的综合评价值时,必须对负向指标和有量纲指标进行技术处理。 5.1指标的规范化指标的规范化就是通过技术处理,消除指标间数量级差异过大和具有量纲的指标,使各指标在同一层次中具有可比性。具体方法是对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即用同一指标数列中的最大值去除数列中的每一个指标,得到的商即为规范化处理后的指标值。用下式计算:Eii=EiEmax(10) 5.2指标的同趋势化指标的同趋势化就是将指标通过整理变换,使所有指标转化为同一方向。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统一规定指标大者为优(正向指标),这就要对指标小者为优(负向指标)的指标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可采用指标转置的方法,即大小值和求补法,用下式计算处理后的指标值:Eii=Emax+Emin-Ei(11)式中:Eii为处理后的指标值;Emax为指标最大值;Emin为指标最小值;Ei为原指标值。6应用举例 某节水灌溉项目有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灌溉4个方案(分别为方案A、B、C、D)供选择,对其国民经济评价、技术指标计算、专家社会评价指标评判得到各评价指标见表1,下面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最优节水灌溉方式。 6.1指标处理对表1中指标E1、E4、T1、T2作规范化处理;对指标E?3作规范化和同趋势化处理,处理后的结果见表2.表1各方案指标值评价指标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净现值E111.269.210.89.6收益率E20.1120.1280.1350.142投资回收期E312.813.214.211.5效益费用比E41.862.101.941.65灌水均匀度T185.291.682.483.2灌水强度T29.39.18.69.2灌溉水利用率T30.850.920.950.90安全可靠性H10.920.900.860.82地形适应性H21.01.01.01.0作物适应性H31.00.90.81.0农民欢迎程度H41.00.80.70.9便于施工程度H50.90.80.70.8表2评价指标规范化、同趋势化计算结果评价指标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