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公园:工业的张力 |
2002年10月中山岐江公园项目获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这是本领域国际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项目首次获得此奖项,同时也是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100多年来首次将这一等级的奖项颁发给美国之外的设计师和美国之外的项目。 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广东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终于9O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寓有意义的历史沧桑,在特定 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本着同样的目标,工程与设计人员之间不断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诸多事件,使贯彻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满 我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就是对土地的设计、中国目前面临的危机,最大的危机就是人跟土地不和谐关系的危机。这种人地关系危机就需要景观设计师来解决,因为景观设计师唯一的职业要求就是要接受关于土地系统和自然生态的训练, 回到土地,必须回到土地的全部,必须认识到土地是美,土地是栖居地,土地是生命的系统,土地是 第一,土地本身是美的,美是无价的。这是陶渊明式的美,这是劳动者的美,这是青藏高原土地的美,这是高原上收获的美;云南的甘蔗地,都是美的。为什么非得从香港运来花卉?为什么要从尼泊尔运来雪松?难道甘蔗林不是美吗?芦苇不是美吗?所以回到土地就是要重新认识土地的美,甘蔗地的美,有了这些美才有艺术。 第二,要认识到土地是栖居地,是人的家园,土地是家园,它是人与自然的烙印,家的含义就是在天地之中定位,人认同于、适应于这块土地,这就是家园的含义。由于跟土地的关系,才有我们的生活,才有艺术,才有语言,才有意识。青藏高原打阿嘎土屋顶的人们,唱着歌;收获的人们在一起劳作、收割;丽江的人在跟水发生关系,没有与土地和劳动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土地的美,华北地区的劳动,种庄稼也是美,为了在土地中定位,我们发明了罗盘用来看风水;为了定位,为了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西藏的一个喇嘛可以花3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从青藏边缘地方爬到布达拉宫,这就是人跟土地的认同与归属关系。 第三,回到土地的生命系统。土地上的水、林木、建筑、城市和一切人的活动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必须整体设计。 第四,土地是符号。土地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山岗、每一条河流都承载着 第五,回到土地就是要回到对土地是神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信仰,但是最根本的信仰是什么?对土地的信仰。不要糟蹋了脚下的土地,这是土地作为神的意义,有了土地之神的定位以后,哪怕房子盖得再差也充满了安详和喜悦。现在房地产的会所盖得够豪华了,但是有多少人说找到了家的感觉,至少我没有。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有着给老虎盖的宫殿,我每次去看这只老虎都是病怏怏的,都是一只病猫,为什么?宫殿不适合老虎住,你要是给它盖片森林就好了,因为森林才是它的家。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园无直路、步移景易;古典西方园林强调几何对称和唯美。而在这里,你看不到古典的形式美,映入眼帘的是看似凌乱的直线路网。而正是这昭示着断然和冷酷的路网,引你体验工业时代切割机的无情、钳机的一丝不苟。随后,它又将你引向21世纪的时代体验:简洁、高效、人性的舒展、个性的张扬。在这凌乱的背后,是一个永恒不灭的定律:两点之间只有直线最近。 相信你已经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是:真即是美。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如同古世纪的昆虫,不经意凝固在绚丽色泽的琥珀之中,旧厂区堤岸的寻常水塔与她新科技的玻璃外衣,共同包裹住时间的脚步。 然而时间不是困兽,只是拉住旧水塔和她玻璃新衣的柔和的手,如同岐江粼粼的水波。 入夜,灯塔照耀岐江和城市,也照亮自己里面那黑洞洞的过往时间。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剥去水泥外壳,你会发现,工业时代的建筑和构筑物,那怕是最简单的水塔也有相当复杂的内部结构。钢筋和水泥的结合带来了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它使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建筑的地域特征消失殆尽。悲喜之间,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想到多少船厂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青春热血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设计者在向远处延伸下去的铁轨两侧,安置了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不竭思绪。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红色的视觉冲击是勿庸置疑的,红色的强烈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著名的论断。粤中船厂,包括文革十年在内的革命年代和其间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多少如烟往事,被构思为一个红色的空间装置,或许,还可以记起列宁的表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白云苍狗,木棉花坠下沉甸甸的花朵。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可以统计而又没有统计的是,粤中船厂从投产到结束共生产了多少只船?曾经,这些船只在珠江和珠江之外的水系肩负过巨量得人货运载,甚至在抗美援越等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铸铁铺地,米字钢栅,工业时代的笔墨,画出了一个另类的体验空间。人性化的涌泉与钢性的栅栏,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最终归于人们对美的追求。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现代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甚至苦心孤诣地将花草虫鱼都调教得背离了本原,人类自身也越来越趋于可笑的园艺化。这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恐怖。 在地球上每天都有物种消失的今天,乡土植物对城市变得日益重要。野草本不自美,但人的设计会让它们美不胜收。珍惜它们吧!从它们的乡土与朴实中发掘美。这种美是大自然纯真的美,也是人类关于生命的道德与伦理的升华。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也是造船厂的重要景观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借助于铁轨的帮助。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少阻力下进行,却为步行者提出了挑战,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跨越的乐趣,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岐江水位变化非常之大,高低水位差有1m多。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建设者们创造了一种栈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配置成一个能在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落。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这个公园没有围墙,这条溪流就是公园的边界。亲水是人的天性,设计溪流是要让人性在天地间尽情挥洒。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对习惯和即将习惯于计算机键盘的人们来说,如此巨大的铁钩显得多么笨拙和不可思议。它们很快就会变成遥远而神秘的 项目名称:中山岐江公园 建设规模:11公顷 设计时间:1999年6月~2001年10月 建成时间:2001年10月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施工监理: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特色: 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愕的美。 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的文化。 作者简介: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致力于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完成了8部著作、5部译著,10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