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三全成本控制原则
三全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是使企业从领导到一线工人形成强烈的成本意识,增强成本观念,并将增加产出、减少投入和提高成本经济效益的思想,自觉地贯彻到经济活动中去,在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科学地进行成本预测,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及时地完成核算,有力地实施组织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管理活动。
全员控制是指企业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上下结合,专业控制与群众控制相结合,加强职工成本意识,做到人人承担成本控制的任务,人人有控制指标,建立成本否决制。这是能否实现对成本全面控制的关键。
全过程控制要求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控制领域,从产品投产前的设计阶段开始,包括试制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直至产品售后阶段的所有阶段都应当进行成本控制。
全方位控制是指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好降低产品成本与增加花色品种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决杜绝花色单调、品种单一的现象,更不允许通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
总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眼睛向内、手心向下,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消耗,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二)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科技进步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成本控制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采取灵活多样的经济政策,加大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通过科研人员、生产人员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他们尽可能多地发现新的生产要素或原有生产要素的新用途,取代原有生产要素或拓展现有生产要素的新用途,以便大规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依靠信息化有效控制成本
积极推广专业应用系统,如ERP系统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标准化工作,扩大信息标准化门户的应用;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努力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和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交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和责任落实的原则
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与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的建立与健全配套衔接,事先将成本管理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规定有关方面或个人应承担的成本控制责任义务,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使成本控制的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原则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领导和施展才能的员工共存是公司得以高效运转和促进成本管理的动力源泉。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也形成了对经营者和员工的压力感、紧迫感、风险感等约束性。
要提高激励水平,必须从内、外激励两方面入手。内激励主要根据对工作活动完成程度和取得的工作成绩,通过增资、嘉奖、升职等各种方式奖励,使员工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外激励,主要是要通过有效派出培训、教育、考察、提高社会名誉、声望地位等手段来增强员工完成任务的主观愿望和信心。
对于成本控制效果不好,措施不得力的部门和个人,查明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经济约束机制。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中,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迫在眉睫,系统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对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层层把关,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三全成本控制、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目标管理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有效成本控制,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必须坚持成本控制应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让成本控制、节约的观念成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个体的自觉行动,让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无疑是企业成本控制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上海会计,1999(5)。
2、宋常编。成本会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3、焦跃华,袁天荣。论成本控制保障措施[J]。湖北财税,2001(14)。
4、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2)。
作者单位:张芳芳,衢州恒顺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氟化学有限公司,作者为经济师;周华东,浙江巨化股份氟化学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