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货运站项目设计弊病 | ||||||||||||||||
摘要 引言 项目历时一年半完工,分塘渣回填,基础强夯处理,上部结构(道路、堆场、仓库、综合楼、CFS库等)等几个承包段连续完成。整个项目投入使用后出现一系列后遗症,最突出的为以下三方面。 一:整体规划 二:堆场盖板 否则场地不能有效得到充分利用,结果三个月下来盖板破损严重,既危及行车安全,又影响堆场形象,分析盖板碎裂原因,主要在于如图二把盖板支口设计成“L”型支口,真正支撑点只有7厘米,加上盖板本身的保护层,有钢筋的混凝土只有3~4厘米抗弯,故盖板受压易断,如果改成“——”支口效果就好多了,在去年堆场排水沟设计中,本人就采用“——”支口,卷钢车进出盖板也没事,实际“L”型支口设计对于排水沟两侧均为混凝土而言,纯属多余根本不起作用。在项目实施时使用单位郑重向设计人员提出取消图二的“L”型支口设计,直接改成图三的“——”型,设计不同意,只是到现场实地考察才在下一个工程取消“L”型支口设计。 但代价已很沉重。因为一投入使用后,盖板马上要整改,除了已考虑过重车的钢栅盖板及绿化带侧的盖板外,还有2600米须改造,费用很大,原有支口必须凿除,才能保证足够的支撑。但即使盖板完全没事,而沟壁基础仍未达到通车要求。因此一开始准备在混凝土盖板上加设护栏墩,用涂有红白相间的钢管连成一起规范车辆行使路线,问题在于不能提箱,场地利用率大为降低,改造盖板,把局部活动盖板四块一组联成一体现浇,中间加以三、四块活动盖板,方案一:现浇砼板4米,钢盖板1·5米需83万元;方案二:现浇砼板3米,混凝土盖板2米需40万元;方案三:现浇砼板3米,混凝土盖板(包L40角铁)2米需54万元。最后只能分部实施。 三:集装箱龙门吊轨道基础 而在另一集装箱龙门吊轨道基础中采用如图五铁路轨枕形式,中间留有空隙,调轨工人随时从各个角度可用工具捣实松散的道渣。 图四形式的轨道基础设计,在集装箱龙门吊使用中,引起基础沉降时,即使把平交板起开,也很难调整;必须把铁轨拿掉,再把轨枕拿开,再调整道渣,而且道渣要一次性铺好(这只存在于理论上的水平)!从集装箱龙门吊交付使用的轨道沉降记录如图六至图九,从图中可以反映出轨道沉降在加剧,从八月份的6毫米,九月份的73毫米,十月份的78毫米到十一月份的80毫米,绝对标高也逐月从4501毫米,4450毫米,4402毫米,4381毫米在下降,因锚定基础为整体现浇,一般轨枕密排在道渣上,锚定基础沉降少于一般轨道,导致两者沉降不均匀,从而使集装箱龙门吊上限位开关因碰撞锚定基础失灵,对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轨道基础需长期养护,需6500元月,一年7·8万元,而上述另一台图五形式的集装箱龙门吊轨道基础,自二零零零年投入使用,轨道养户至今费用不多于5000元。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