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考试复习资料: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编制 | ||||||||||||||||
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编制 一、预算定额和消耗量定额 1、预算定额 是规定消耗在质量合格的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这个数量标准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是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划分中最基本的单元即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 2、消耗量定额 国家标准《计价规范》2.0.8条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正常施工条件下制定的,生产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 1)消耗理定额和预算定额的共同点 ①消耗量定额和预算定额,都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的,具有公开性特点。 ②消耗量定额和预算定额都是具有社会平均水平的计价定额 ③消耗量定额和预算定额都适用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工程造价,在建设市场上都具有宏观控制作用。 2)消耗量定额和预算定额之间的区别 ①预算定额更适应计划分配的工程项目计价,这时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消耗量定额则更适应招标投标的工程项目计价,它具有指导性。 ②预算定额适应定额计价的建设工程;而消耗量定额既用于工程量清单计价、也适用于定额计价的建设工程。 ③分项工程的特点,决定了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项目划分。 二、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1)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 2)简明适用的原则 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2、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编制依据 1)设计和规范资料 2)定额资料 ①现行的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及其配套的编制说明、定额解释资料,各地的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 ②现行预算定额、预算工作手册、单价表以及过去颁发的定额,以作参考 ③编制质量较好且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补充定额 3)价格资料 4)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办法和规定 三、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编制 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 2、第三阶段收集资料阶段 3、第三阶段定额编制阶段 1)确定编制细则 ①统一编制表格以及编制方法; ②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 ③统一名称、用字、专业用语、符号代码。 确定定额人工消耗量。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人工消耗量指标包括为完成分项工程所必需的各工序、工作过程用工量,包括: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其中其他有工由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组成。 基本用工:基本用工是指完成分项工程的主要用工,是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人工消耗量指标的主要组成部分 辅助用工:是指枝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项目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包括: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用工(筛砂、洗石、淋石灰等)、电焊点火用工等 越运距用工:是指过过去定额规定的材料、半成品运距而增加的用工 人工幅度差用工: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但又无法计量的用工 人工幅度差工日=(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工人幅度差率 4、第四阶段定额审核阶段 5、第五阶段定额报批、整理资料阶段 四、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组成内容 1、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表现形式 当前,在我国的计价定额表现形式为两类,一类是有量无价的定额项目表;一类是量价合一的定额单位估价表。 2、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的组成框架 1)总说明 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3)分章(分部工程)说明 4)分项工程表头说明 5)定额项目表 6)分章附录和定额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