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银花的栽种技术及种植前景 |
摘要:日前,重庆市山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在罗云乡铜矿山村建立金银花种植基地。该项目将结束铜矿山村历史以来的粮猪型种植模式,并带领铜矿山高山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引进金银花品种种植,填补了罗云乡金银花种植业的一项空白,优化了农业种植业结构,并促进多元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次投入,一劳永逸,经济效益可观。文章详细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技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金银花;品种介绍;药用价值;栽培技术;种植前景中图分类号:s1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据学者考证,金银花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的《履巉岩本草》中,该书下卷中载有鹭鸶藤,性温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明代以后,医家才逐渐发现金银花花蕾的作用要远大于其茎、叶,在《得配本草》中记述有:金银花,藤、叶皆可用,花尤佳。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和筋骨疼痛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金银花含有挥发油、木犀草素、绿原酸、异绿原酸、番木鳖苷、肌醇等,其主要的抗菌成分是绿原酸与异绿原酸,能调节体温中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葡萄球菌、溶血性连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脑膜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亦有效。金银花的功效概述为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除了药用价值外,以涉及保健食品、饮料、香料、日用品、化妆品等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凉茶领域的用量日益增加。国内生产凉茶的厂家如雨后春笋,不断蓬勃发展。如白云山凉茶、邓老凉茶、益草堂凉茶、王老吉凉茶等。这些凉茶主要以清热去火类中药材为原料,金银花是其中主要原料配方之一。由于金银花在凉茶领域的大力开发应用,其市场需求量比从前大大增加。且出口量在逐年大幅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品种巨花1号1.1主要特点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灌木药用植物。又名忍冬花、双花,经人工多年栽培驯化,现已成树形。以花蕾(金银花)和藤(忍冬藤)人药。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茎亦可人药,称忍冬藤,具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一次栽植可受益几十年。金银花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的要求不严,耐涝、耐旱、耐热、耐寒、耐盐碱。罗云乡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日照长,霜期短,适合金银花的正常生长。1.2生长习性金银花生存适应力较强,但温度高于35℃或低于_4℃时会受到影响。低于一20℃且持续低温时导致根部吸水能力减弱,使茎秆失水干枯,但开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从茎基部萌生幼芽。通过观察,每年3月15~20日开始萌动发芽,5月10日左右进入现蕾期。5月20~25日进入第一茬采花期,产量占金银花总产量的48%左右;7月610日进入第二茬采花期,产量占总产量27%:8月1o~15日进入第三茬采花期。产量占总产量的20%;9月15日左右进人第四茬采花期,产量较少,仅为5%左右。2种植方法2.1扦插育苗在8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都可剪木质化程度较好的枝条,枝条需粗壮为好,长30~40cm、有3个芽眼以上。扦插时使1个芽眼插入地下部,有利于发根,每667msup2;可插20~26万株。要求育苗地土壤通透性强,有利于根系的发生。并插上支架盖上薄膜使膜内保温保湿,避免枝条失水、导致枯枝。7~8d后即可发芽,15d左右可生根。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移栽,移栽前必须保证根系发达,木质化好,正常成活。2.2定植方法2.2.1寄养移栽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先将幼苗按50cm×40cm的方式进行移栽寄养,待12a后再按200cm×l50cm的行株距进行移栽定苗。2.2.2直接移栽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移栽,移栽一年生小苗可挖20cm×20cm的坑,两年生中苗可挖30cm~30cm的坑。按照行距200cm、株距150cm进行移栽。为保障苗木成活,确保水份供应充足。灌水23次。3田间管理3.1中耕除草栽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花墩周围无杂草,以利生长。每年早春解冻后和秋冬封冻前都要进行松土和培土,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3.2合理追肥每次采花后结合松土除草在花墩周围深开半条环形沟(第二年开另一半环形沟),环形沟半径保证在30cm以上。将肥料深施于沟内.上面用土盖严。肥料以农家肥、化肥结合使用,施肥量可据花墩大小而定。一般多年生的大花墩,每墩可施农家肥5~6kg、复合肥100~150g。适时适量追肥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重要措施,有条件的可在第二茬采花修剪后每株深施尿素100g左右。3.3适时浇水一般掌握在施肥后浇水,严重干旱时浇水。4整形修剪合理修剪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保持树形、树体的结构、外观呈伞形,要求主干高40~60cm,树高100130cm为佳。4.1幼树修剪一年生的幼树不以采花为目的,以修好树形为目标。主茎高度达到40cm以上为宜,下部枝条可全部剪掉,上部保留34个侧枝。待侧枝长到20~25cm时抹去顶芽。这样连续剪截培养,使侧枝循序渐进的生长,使树冠增高、增大,三年后使其成伞形,进入盛花期。4.2成树的修剪(即3a以上大苗)4.2.1第一次修剪在当年12月次年2月下旬均可进行。注意修剪宜轻不宜重。减去树冠外围杂枝,使其形成均匀对称伞状树形,然后剪去枯枝、徒长枝及内膛萌发的新芽。4.2.2第二次修剪在第一茬花采完后(约在6月10日以后)应剪去疯长枝、枯枝、交叉枝、重叠枝及密度较大的分枝。使其通风透光,然后剪去母枝(即长花蕾的枝条)顶部约23cm长度,形成一个较为均匀对称的伞状树形。4.2.3第三次修剪在第二茬花采收后进行。为保持树形均匀对称。应剪去高出的枝条、疯长枝条和密聚的枝条,以保障进入雨季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5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并保障采花前710d不用任何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提高金银花品质。5.1忍冬褐斑病7~9月间发生,尤以高温多湿时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背面生有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管理。清除病枝落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田间湿度。二是施药防治。用甲基托布津即可。5.2白粉病主要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上旬.如遇雨水太多l0月份也会发生。用三唑酮防治即可。5.3蚜虫以成虫、幼虫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花蕾被害后造成畸形。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和质量。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即可。5.4棉铃虫主要在第二茬花和第三茬花时发生严重。可用稻藤、福戈于采花前防治。6采收与加工6.1适时采收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花蕾可分为4个生长阶段即小青(全部为青色,且较小)、大青(全部为青色、较大)、二白(青白色且两天后即可开花)、大白(全部为白色且一天后即可开花)。采摘方法以先外后内、自下而上进行采摘,以采摘大青、二白质量最好、产量最高。不能过早采摘,小青花蕾产量低,质量较差。过晚采摘即大白,活花已开放,质量降低。采摘后的花蕾立即晒干或烘干。6.2加工方式①阴干多采用大青、小青类花蕾,放在阴凉通风处,薄薄一层57d,晒干后花色为绿色,商品质量较好,市场价格较高。此方法不适宜大面积晾晒。②采摘后的花蕾放阴凉处2oh以上,然后阳光晾晒2d左右.用手触摸有扎手的感觉即为干花,可长期贮存。③在农村可将花蕾放在土炕上烘干,2~3d即可。④炉子加热烘干。先预热3~4h.保持室温在3035℃,然后逐步升温到58~6o℃。12h即可烘干,成为最优绿花。⑤机械烘干。随摘随烘,效果较好。结语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金银花种植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重庆市秀山县现有金银花基地10.4万亩,覆盖农户5.5万余户。2007年金银花总产量4006t,加工干花1030t,实现总收入达4205万元,2008金银花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花农收入实现9200万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普及金银花栽培,逐步实现精、深加工,形成和完善产业链,既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缓解供需矛盾,也是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开展金银花种植业也一定能为农民带来实惠,增加收入,并使之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