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应用距平及差积曲线分析和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表明,和田绿洲气温存在着递增趋势,处于变暖期;受气温影响,蒸发能力、空气湿度也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趋于集中,有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类活动,河流径流减少十分显著。关键字:和田河流域气温湿度蒸发降水径流中图分类号:P339文献标识码:A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全球气候有增温趋势[1,2],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已成为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田绿洲气候变化引起了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蒸发和空气湿度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口增长,灌溉面积扩大,引水量显著加大,导致河流径流显著减小。1和田绿洲概况 和田绿洲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绿洲内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小气候。和田绿洲内有墨玉县、和田县、洛浦县及和田市,绿洲与沙漠交错分布,生态环境极其脆弱[3]。和田绿洲降水稀少,蒸发剧烈,光热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绿洲内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一个以灌溉农业为生存依据的经济落后地区,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导致 河流径流锐减,威胁了绿洲的生存。和田绿洲年降水量3.4~100.9mm,多年平均为36.4mm,农作物依赖和田河水灌溉。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拉昆仑山北麓,流出高山峡谷,浇灌了和田绿洲,自南向北纵贯塔北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目前是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和田河多年平均流入和田绿洲的水量为44.8亿m3,由于绿洲用水以及沿程蒸发渗漏损失,注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水量仅10.47亿m3。和田河属冰川融雪及降水混合补给型河流,丰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绿洲内各种经济活动,也影响向塔里木河干流的输水。2气温变化 和田绿洲内有洛浦、和田、墨玉3个气象站,分析中采用了1954~2000年实测的年平均气温,以及1971~1995年的月平均气温。 2.1气温的年际变化表1列出了1954~1995年实测气温、比湿、降水和蒸发变化情况。由表1可知,从1954年到2000年,和田绿洲气温持续上升,增加了0.86℃,说明该段时期气候处于变暖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一致[1]。50~60年代气温变化不大;而70~80年代气温增加显著。表1和田绿洲气温及水循环要素历年变化时段1954~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2000平均温度(℃)平均比湿(%)平均降水量mm平均蒸发量mm 12.0041.33 38.0 2466 12.0142.04 34.1 2543 12.2842.47 32.8 2649 12.4241.96 57.6 2803 12.8642.02 37.6 2694 气温逐年增长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同时也与绿洲内人类经济活动规模扩大有关。气候的变暖必然导致和田河流域的水循环时空的变化,依赖和田河水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和田绿洲因而面临新问题。 2.2气温年内变化和田绿洲多年平均气温12.2℃。以多年平均值为基础分析各月气温,全年大于平均气温的时间从4月持续到10月,共7个月。用变差系数Cv作为衡量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相对变化性[3],其结果见表2。其中5~9月的变率相对较小,多年来其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在3~4.9℃,即夏季气温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极端酷暑或凉夏的异常现象。冬季,11~2月为最寒冷季节,气温变率相对较大,极端最低气温可达到-23.2℃,比该年的月平均最低气温低10.1℃。冬季气温的急剧变化会给当地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有利于同年的病虫害防治,农业丰收。表2和田绿洲多年月平均气温及其变率月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最小最大平均Cv-12.1-1.9 -4.7 -0.46 -6.83.2 0.0 6.510.8 8.5 0.15 14.219.4 16.5 0.08 18.223.1 20.8 0.06 22.026.1 23.9 0.05 22.727.7 25.5 0.04 22.326.8 24.4 0.05 17.720.7 19.7 0.04 10.614.4 12.4 0.08 1.77.4 4.3 0.30 -8.80.1 -3.0 -0.72 11.113.2 12.2 0.04 注:上表中温度单位为℃;Cv为系列的变差系数。 2.3气温变化的趋势性图1表明过去近50年来和田绿洲气温具有递增趋势。依据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4],当n=47,信度水平α=0.05时,检验统计量U=-2.37,其绝对值大于Uα2=1.96,表明和田绿洲气温递增趋势明显。和田绿洲气温线性趋势回归方程为:T=11.92+0.0147t(1)式中:T表示年平均气温;t表示时间,t=1,2,…47。利用线性趋势的回归检验[4],统计量T=2.57,大于Tα2=2.23;可判定和田绿洲气温的线性趋势显著。 依据这一趋势性预测的2050年平均气温为13.3℃;即比1954年增长1.4℃。文献[9]应用Hadley中心海-气耦合模式,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作用预测塔里木盆地气温变化趋势,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相符;但本研究表明冬季增温显著,夏季气温稳定;这则与文献[9]差异较大。与IPCC最新公布的4个大气与海洋耦合GCMs情景模拟的平均结果相比,也很接近;IPCC4个模式在该区域图1和田绿洲气温差积与距平曲线2020~2039年平均增温0.9℃(引自httpipcc-ddc.cru.uea.ac.uk),本研究表明在这一时段内增温约0.7℃。3蒸发变化 和田绿洲气候干旱,实测年蒸发量为2219~3137mm,多年平均2684mm,远大于降水量,足以说明和田绿洲的蒸发剧烈程度。用干燥指数来描述气候干旱程度,则和田绿洲的干燥指数为25~842。最小值发生在1987年,降水量达最大100.9mm,但蒸发量2505mm不是最小值;最大值发生在1985年,降水量为最小3.4mm,蒸发量则高达2864mm。 3.1蒸发的年际变化由表1和图2可知,和田绿洲的蒸发量在80年代后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和田气候变暖会引起蒸发加剧,从而降低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农业生产不利。 3.2蒸发的年内变化和田绿洲年内各月蒸发量实测值见表3。月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11~2月)蒸发最小,只占蒸发总量的9?53%;初春秋末(3月和10月)由于气温升降快,蒸发变化迅速,占总蒸发量的13.8%;年内蒸发主要集中在4~9月,与气温变化一致。图2和田绿洲年蒸发量的距平和差积曲线 从蒸发变率来看,蒸发量越大,蒸发变率越小,蒸发越稳定;冬季蒸发变率大于夏季,即夏季蒸发较冬季稳定。分析冬季(11~2月)蒸发序列表明,存在与冬季气温变化一致的显著递增趋势,其线性回归方程为:E=232.9+1.95tR=0.419(4)式中:E为冬季蒸发量;其余符号同上。表3和田绿洲历年各月蒸发及其变率(单位: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