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OT项目运作程序探讨 |
摘要:BOT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但在我国采用BOT方式进行融资仍旧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运作程序。作者通过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提出了BOT项目运作的一般程序,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BOT;融资;运作程序 一、基本概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它是由土耳其总理厄扎尔在1984年正式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投资者,投资者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它是政府与投资者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 二、BOT在我国的现状和意义 1.现状。BOT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我国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利用民间集资建设的番禺洛溪大桥,可以说是BOT方式的雏形。此后,北京京通快速路、广西来宾B电厂、深圳沙角B电厂、广深高速公路、湖北襄荆高速公路等一批BOT项目的建设在我国都取得了成功。但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采用BOT方式进行融资仍旧处于探索阶段,要想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广BOT融资方式来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 2.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仍然较为突出。虽然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但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为此,通过BOT方式引进私人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运营,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投融资方式改革、增加投资数量、提高投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BOT融资方式可以大规模地吸纳国外资本和社会资金,缓解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采用BOT方式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的融资成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3)基础设施BOT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调控我国的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投资结构整体趋于合理;(4)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效率,并为今后政府接管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5)采用BOT方式有利于降低政府财政风险和项目参与者各方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6)有利于于提前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采用BOT投资方式,可以使一些本来应建设而又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建成发挥作用,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BOT项目的运作程序 通过对前一段时期参与山西省垣曲蒲掌至闻喜东镇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的总结,笔者认为,BOT项目的运作程序一般应包括以下九个阶段:确定项目方案阶段、阶段、招标准备阶段、资格预审阶段、准备投标文件阶段、评标与决标阶段、谈判阶段、融资和审批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 1.确定项目方案。BOT项目在这一阶段的首先应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进行论证,并进一步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初步确定产品方案、设计规模和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提出项目建议书。然后对项目的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预测和研究,最后做出投资决策,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指将上一阶段提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计划管理部门,并取得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文件形式进行同意建设的批复。BOT项目在发布招标文件之前,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完成项目立项是必须的。 3.招标准备。项目立项完成后,即可着手准备招标工作。招标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BOT项目招标工作成败的关键,应该建立一个使所有投标人进行投标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有:(1)成立招标小组。从已有的BOT项目来看,成立招标小组,对于落实项目基本建设条件、加快招标工作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聘请咨询机构。由咨询机构对项目的经济、技术、合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作出细致、完整、严密的规定。否则,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疏忽,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轻者致使项目失去公平,陷政府处于不利地位,重者将导致招标失败、项目流产,甚至使政府和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3)进行项目技术参数研究,明确技术要求。虽然政府在招标前并不规定投标人采取何种技术方案,但是,由于项目最终移交给政府,而且项目多是为公众提高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在规划条件、技术标准、工艺和设备水平、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4)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制定资格预审标准。资格预审是招标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前期工作周期长、情况复杂的BOT项目。在正式投标前进行资格预审,可以淘汰一部分不符合项目要求的投标人,选定几家实力较强的投标人,邀请他们前来参加投标,能减少招标工作量,提高招标质量和招标的成功率。因此,政府或其聘请的咨询机构应该及早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在预审文件中明确资格预审标准。资格预审文件中的资格要求,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定。(5)设计项目结构,落实项目条件。不同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管理程序上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要求。因此,应该针对项目本身的特点,结合政府在本项目上制定的目标,设计合理的项目结构,并根据项目结构,逐项落实项目的各种条件,为确保招标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6)准备招标文件、投资框架协议、特许权协议、制定评标标准等。在确定项目结构、初步落实项目基本条件后,即可开始编制招标文件,制定投资框架协议和特许权协议。在招标文件中,必须详细说明政府在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要求,让投标人尽可能充分和准确地领会政府的意图。在特许权协议中,应对经营期限、政府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或者承诺、项目公司的责任、项目融资与财务管理、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移交方案、不可抗力、协议的变更、终止和解除、争议的解决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评标标准应该体现政府在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人和建成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对主要目标(例如:经营期、融资方案、建设方案、运营方案、移交方案等)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4.资格预审。邀请对项目有兴趣的潜在投资人参加资 本文原文格预审,如果是公开招标则应该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主要应对潜在投资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银行信用等级、技术力量、履约记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审查。资格预审工作完成后,向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其参加投标。 5.准备和递交投标文件。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在收到投标邀请书后,如果决定继续投标,则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出详细的建议书(即投标文件)。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向招标人递交自己的投标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