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与报表分析相关的成本费用概念 | |||||||||||||||||||||||||||||||||||||||||||||||||||||||||||
成本,它往往与一定的对象联系。实质上是某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例如,材料的消耗变成了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成本往往是以存货、在建工程等资产的形式列示;在利润表中,它是以营业成本形式列示的。 我们需要对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需要追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成本的变化,对未来会产生何种影响。 费用,往往与一定的期间联系,我们习惯称之为期间费用,它主要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它们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利润,期间费用主要在利润表中列示。 一般而言,期间费用中固定成本居多。所以,各期的期间费用变动幅度一般不会很大。但若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往往预示着有重大的事项发生。例如,营业费用的剧增,意味着公司销售政策的变化或是某种新产品推广的需要;财务费用的大幅变化,意味企业大额筹资行为的发生或偿还;管理费用的变化,可能是人员聘用工资政策调整所致。 对于期间费用的变化,我们需要考虑其与营业收入的配比程度。 我们平时所讲的成本往往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其构成一般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 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直接工资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 制造费用指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和其他生产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等等。 由于生产的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如果企业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较多,可增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等等。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可以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很显然,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的变动,最终都将影响到产品单位成本的上下波动。这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原因的分析。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成本总额的高低,不仅与产品的单位成本高低有关,而且与产品的品种结构也有关。这对于我们进行销售毛利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例】品种结构变化对成本总额的影响分析 假设 年度 A产品 100 500 50,000 200 20,000 ↘ B产品 120 400 48,000 300 36,000 ↘ C产品 140 300 42,000 400 56,000 ↗ D产品 160 200 32,000 500 80,000 ↗ 成本合计 172,000 192,000 ↗ 为了能够深入进行成本变动分析,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概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在报表分析中的考虑。 变动成本( 【实例】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比较稳定的 某电动摩托制造厂专门生产电动摩托车,每辆摩托车需配备 假设摩托车的产量为 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 结合上例,请回答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有何关系?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有何关系? 很显然,变动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的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的变动往往与采购环境、生产效率有关;直接人工与工资成本、生产效率有关;变动制造费用与车间现场管理费用控制有关。但是,在一定期间内,影响变动成本的因素变化是不大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一定期间内,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变化的微小的。可以用下列图形来展示: 固定成本( 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承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方向变动。因为在成本总额固定的情况下,业务量小,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高;业务量大,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低。 【实例】单位产品承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呈反比关系 某电动摩托制造厂专门生产电动摩托车,其中有一生产设备是向租赁公司租用。每月租金 假设摩托车的产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