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二、工程概况 1.编制范围 大连开发区某桥,桩号(0+24.12-0+670)段范围内的全部工程。 2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大连开发区西海村,施工起止桩号为0+24.12(原某路桥上),施工终点0+670,全长645.88米,规划横断面为中间12米机动车道,双向2车道,左侧2米人行道,右侧6米人行道,全宽20米。其中0+24.12-0+45.9为新建道路;0+45.9-0+299.97(按道路前进方向)右侧为0.2米边石宽+5.8米=6米宽人行道;左侧仍为原规划断面,0+299.97-0+659.89为主桥,0+659.89-0+670为新建道路。 3.自然状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建筑场地地貌单元为海岸,属海成地貌。场地标高为13.78m~(-1.26)m,高差15.04米。 场地内地层结构由上至下可划分为12层,上部为卵石、碎石、含碎石粉粘土,下部为全风化辉绿岩、强风化辉绿岩、强风化石英岩、强风化板岩、中风化辉绿岩、中风化板岩、中风化石英岩、无软弱下卧层。该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场地内为海水,随潮汐变化而变化。水位受海潮影响,高潮时水位为1.83米左右,低潮时水位为-1.21米左右,海水对砼有腐蚀性。场地地层为单斜构造。土层标准冻深0.7米,最大冻深0.93米。 4.周边条件 本标段位于大连开发区西海村,交通方便,该建筑场地地貌单元为海岸。桥左侧为山,右侧面向大海。该工程实施后,开发区内增加了一条新的旅游观光路。 5.主要技术标准 荷载等级: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3.5KNm2 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地震设防: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 桥下净空:0.5米(高潮水位) 桥下纵坡:主桥最大纵坡2.65% 最小纵坡:0.42% 人行桥最大纵坡:0.61% 人行桥最小纵坡:0.61% 桥上横坡:桥面横坡为1% 地面道路横坡:1% 人行道横坡:1% 五、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1交接桩 为保证测量桩点使用正确,由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现场点交导线坐标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同时提供书面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桩完成后,立即对所交导线坐标控制点及水准基桩进行加固保护,设置醒目的标识,树立标牌,注明“测量桩橛,注意保护”字样,并及时组织进行复测。 1.2控制桩位复测及加密 对所交导线点、水准基点,按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水准基点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在有利观测时间进行观测,并对外业测量数据资料,及时进行成果整理。报监理工程师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外业测量资料也应妥善保存,备查。复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对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加密。加密导线点与原导线点尽量布置成等边三角形,选择有利时间观测,并尽量避开或减少不良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测角中误差为±6″。测距中误差为±15mm,边长相对误差为110000。加密水准点设在便于观测的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并设明显标志。对加密水准点应由两个以上的已知水准点进行闭合。 根据测量成果资料,按比例绘制导线点和水准点布设图,原导线点、水准基点与加密导线点和加密水准点,以不同代号、颜色进行标识,并将有关数据填于图中,经审核无误后使用。对导线点和水准基点(包括加密点)定期进行复核,防止桩位在施工过程中变化而出现错误。 1.3放样测量 根据设计图提供的坐标,对构筑物进行放样,桩位放样采用坐标法进行,并用不同导线点进行复核。放样后,应进行纵、横方向符合性检查。 施工测量应严格执行不同方法、不同人观测、不同人计算的测量复核制度。 专题推荐 ·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某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