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权配置(ERA)——企业经济管理方案顶层设计方法与工具 | ||||||||||||||||
一、基础认识 导言——经济权配置:经济管理顶层方案的设计方法与工具 经济管理方案在企业中以两种制度形式存在,一种是单纯的经济管理制度文件,如经济管理总体办法、业务单位年度经济责任制、薪酬分配制度、制度及其它财务制度等;一种是作为成分之一混合在和职能管理文件中,如混合在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经营管理办法、绩效考评办法、办法、办法、内协生产管理办法和技术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企业经济管理是的主体性成分,以“分散、混合”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各类管理系统中是常态,因此,必然更加需要“经济管理顶层方案”强有力的统驭。 但从当前的实践情况看,顶层经济管理系统处于严重缺失状态,二级经济管理制度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差,且各行其是,难以系统优化,——“理顺经济关系”之所以在实践中经常被提起,原因也正在于此。虽然有些企业也制定了类似“经济管理总体办法”之类的一级经济管理制度,但以描述性的语言和基本思路为主,内容要素不完整、较粗略和空泛,实际作用有限。 从理论现状看,至今尚未将“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领域区别出来、并加以系统化和集成化的研究。还没有像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那样,形成一类专门的管理方法,以满足经济管理顶层系统的实践需要。 经济权配置(ERA,EconomicRightsAllocation),及其工具——经济权配置图,是企业经济管理顶层方案的设计方法与表达工具。该方法经过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十几年来在上百家企业的实践运用,现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体系。 1.1经济权及其配置——经济权概念体系与配置重点 经济权是对主体(公司、部门或人员)的经济收益权和经济管理权的总称。经济收益权是主体的“权利”,经济管理权是主体的“权力”。经济权在实践中被称为“财权”,是企业“三权”(事权、人权和财权)之一。参见下图。 在经济权体系中,配置权指对其它主体经济权的调配权,包括设计并施行经济权配置方案的权力(方案设置权)和确定经济管理目标的权力(目标设定权)。它是管理主体的根本权。对于直接管理对象的配置权,管理主体不会向管理对象让渡;对于间接管理对象(如三级业务单位等),虽然一级管理主体拥有对其的配置权,但在分级管理的基本认识和原则下,一般会授权给二级主体。因此从管理主体和直接管理对象所构成的组织范围看,配置权本身不存在配置问题,天然属于管理主体。所以,经济权配置的重点是收益权和执行管理权的配置。 经济权配置(ERA),是指收益权和经济管理权(主要是执行管理权)在主体间的安排,是管理主体向管理对象行使配置权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管理方法,它有特定的目标功能体系、构成要素以及运用“要素”建构“功能体系”的具体方法与规则,专用于刻画、诊断和设计经济管理总体方案及其经济管理模式。 1.2经济权配置的三大功能体系——收益权配置、管理权配置和匹配机制设置 对工作活动(业务活动或职能管理活动)做出管理方式上的安排:哪些活动采取自我管理方式管理,哪些活动采取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是管理的起点性任务。采用组织管理手段,总是“有节点的”,不可能所有工作活动都采用组织管理方式(否则管理成本过高),因此必然是“稀疏的”,总是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去“填补”,从而使得管理过程实现“细密的嵌套”。组织管理是一种外在约束方式,纳入到组织管理的工作活动越多,管理中的控制性或约束性成分就越强,否则就越分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