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水资源危机 摘要: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如何面对和解决水资源危机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水资源危机;21世纪;对策;中国Howtofacethewaterresourcescrisisin21stcentury(DepartmentofresourceandenvironmentinBaotounormalcollege,Baotou,014030)Abstract:thewaterresourcescrisisisthemostsevereresourceproblemin21stcentury.Howtofaceandsolvethewaterresourcescrisisisurgent.Thepaperanalysisthereasonforthewaterresourcescrisisinchina,proposescountermeasure.Keywords:thewaterresourcescrisis;21stcentury;countermeasure;china专家们认为,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提醒人们重视日趋严峻的水危机。1目前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情况1.1缺水,全球共同面临的危机早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资源正在走向。”据联合国统计,世界水资源总量为410220亿m3,但其中97.5%为海洋咸水,仅有2.53%为淡水。淡水中又有约70%在两极及雪山冰川,只有淡水总量的0.34%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剩下的均被蒸发。世界水资源分布表明,全球有70%以上的陆地淡水不足,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20亿的人口饮水得不到保证,而且缺水的形势日趋严峻。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人口剧增和水质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但是人口却在不断增长,导致世界淡水用量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造成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日趋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到2000年世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亚洲已从5100m3降至3300m3,非洲已从9400m3降至5100m3。欧洲已从4400m3降至4100m3,拉丁美洲从4.88万m3降至2.83万m3,北美洲从2.13万m3降至1.75万m3。全球性的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管理不当已经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大幅下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00亿m3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占全球淡水总量14%以上的可用水被污染。全球约有1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3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缺乏基本卫生设施。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全球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水致性疾病,其中近90%是不满5岁的儿童。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年后,世界人口的23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危境。即使两极冰原也会被污染。事实上,研究人员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在南极的企鹅中发现DDT药物,也就是说,随着地表污染的逐渐下渗,地下水也会被污染。1.2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危机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1.2.1人口剧增但水资源有限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低于2240m3,约占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我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240立方米)。但是,我国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居世界前列,已占全国可能利用水资源量的12。水资源虽是可以再生的,但却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剧增,地球上的人均水资源只会逐渐减少,而且由于污染严重,将会使水资源逐步枯竭,因此人口不断增长而水资源却逐年减少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截至21世纪初我国人口已达13亿。据国外人口问题研究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迎来新的高峰,达16.3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750m3。2000年全国用水量549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3784亿立方米,占68.8%,工业1139亿立方米,占20.7%,生活用水575亿立方米,占10.5%。我国的实际淡水用量已达7000亿m3以上。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缺水将达1000亿m3,将严重地影响和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2.2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供水不足日趋严峻水是城市的命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大批农业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日益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用水量的需求,城市供水量严重不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有“八水绕长安”之美誉的西安市,如今水位下降,水井枯竭,水荒正在迫近;位于九河下梢的“水乡之城”天津,今日已成“水荒之城,’;北京人均年占淡水量为470m3,仅及东京的110。中国的城市,1979年有154个缺水,1984年188个缺水,而今,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现在一些城市中的工厂已不得不实行定量供水。1.2.3地下水超采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m3,可开采量为2900亿m3,已开采量达880亿m3。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平均每天有37个儿童由于缺乏安全用水而死于痢疾。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过重、开采缺乏规划和管理,致使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已开采量达到可采量的70%,局部地区更是严重超采。河北沧州地区地下水十几年下降70多m,漏斗面积不断加大。天津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的超采,地面正以年均800mm的速度沉降,天津塘沽地区已在海平面以下,依靠海堤保护。上海市地面沉降1.5m,有的地方达2.5m。西安市已出现9条贯穿全市的裂缝,2600多座建筑物变为危房。超采还在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如山东莱州湾海入侵面积达400km2,每年以400m的速度向内陆推进。北京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已形成1000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水位平均下降4-5m,其中京东漏斗区每年以1-2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过30m,含水层有全部疏干的可能,而且地下水硬度超标,水质不断恶化。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发,不仅地面开始下降,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海水返渗,使土地含盐成份增加和使淡水水位丧失自然回升,已有些学者在研究:未来北京是否需要迁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