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过程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
摘要:通过单因素法对磺化过程涉及的磺化时间、磺化温度和磺化酸度进行优化研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从而有效提高了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关键词:磺化;优化参数;性能;提高高效减水剂是当前国内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减水剂,尤其是萘系高效减水剂在高性能 1.1试验原材料萘纯度约为97.6%;浓硫酸浓度约为97%;甲醛浓度为37%—40%;氢氧化钠浓度约为33%;氢氧化钠为粉剂;水;秦岭P.O42.5R水泥。1.2试验仪器、设备强力搅拌机、恒温蜡浴、三口瓶、冷凝管、温度计、恒温水浴箱、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托盘天平、分析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等。1.3试验方案在初步试验基础上,对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基本合成工艺参数按照单因素法进行优化,找出影响产品性能的显著因素,确定其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在合成中涉及的因素分别是:加硫酸温度(T1),萘与硫酸的摩尔比(NS),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磺化酸度,水解时加水量(NW1),水解时间(t2),水解后酸度,萘与甲醛的比例,滴加甲醛的温度,滴加甲醛的时间(t3),缩合温度(T4),缩合时间(t4),缩合加水量(NW2)。但是在单因素试验中研究的3个因素为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磺化酸度,其余因素均固定不变。 按照GB8077-87《混凝土 2.1磺化温度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磺化温度选取4组,分别为155—160、160—165、165—170、170—175℃。其他试验条件为:于80℃熔萘,在155℃下滴加硫酸约0.5h,NS为1∶1.36,磺化3h后,降温至120℃时加水水解约1h,NW1为1∶3.5,然后降温至85℃进行滴加甲醛约3h,NF为1∶0.9,滴完后在100—105℃左右恒温6h,缩合加水量NW2为1∶1.5。由图2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试验可知,最佳磺化温度为160—165℃。原因主要是温度低于160℃时,α-萘磺酸生成比例相应提高;高于165℃后,就易生成萘二磺酸等磺化产物,此两种产物都不利于后期缩合的进行,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3]。2.2磺化时间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磺化时间选取4个,分别为3、2.5、2、1.5h。其他试验条件为:于80℃熔萘,在155℃下滴加硫酸约0.5h,NS为1∶1.36,在160—165℃磺化,降温至120℃时水解1h,NW1为1∶3.5,然后在85℃滴加甲醛约3h,NF为1∶0.9,滴完后在100—105℃左右恒温6h,缩合加水量NW2为1∶1.5。由图3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可知,随着磺化时间的延长,水泥净浆流动度越好。但超过2h以后,磺化时间增加虽然会使减水剂产品性能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而反应时间过长,则降低了生产效率,也易生成萘二磺酸等异构物,因此,选择最佳磺化时间为2h。2.3磺化酸度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选取3个磺化酸度,分别为33%、31%、29%。 其他试验条件为:于80℃熔萘,在155℃下滴加浓硫酸约0.5h,NS为1∶1.36,在160—165℃下磺化2h,降温至120℃水解1h,NW1为1∶3.5,然后在85℃下滴加甲醛3h,NF为1∶0.9,滴完后在100—105℃左右恒温6h,缩合时加水量NW2为1∶1.5。由图4可知,磺化后的酸度严重影响着萘系高效减水剂产品的性能。酸度的大小反应了萘的磺化程度,酸度高,磺化充分,β-萘磺酸的产率高,后期缩合质量好;酸度低,磺化不充分,磺化物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油状物,影响后期缩合质量。因此,磺化酸度在31%—33%时所得的减水剂产品性能较好。 3结论由上述试验可以看出,磺化过程控制的好,可以有效提高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分散性能。磺化温度为160—165℃,磺化时间为2h,磺化酸度在31%—33%时所得的减水剂产品性能最好。
|